精益创业的第一阶段旨在判断问题是否足以让足够多的人感到困扰,以及了解目前是如何试图解决这一问题的。让我们把这句话拆开来理解。

注意,在某些情况下,市场并不知道自身存在着问题。在随身听、小型货车或平板电脑问世以前,人们并不知道自己有相关需求。事实上,苹果公司早在iPad面世的10年前,就曾推出过一款掌上电脑Newton,却惨遭失败,这也表明当时并不存在此类需求。本例中,你不仅测试了一个人尽皆知的问题,还关注了让人们意识到问题存在的因素。如果你必须在市场中“筚路蓝缕以启山林”的话,则应了解需为此付出多少努力,从而在考虑商业模式时算上这一成本因素。

在进入下一阶段以前,需逐一验证以上三点(以及其他一些因素)。数据分析在验证过程中发挥着关键作用。

首先,如前文所述,应利用定性指标检测所发现问题是否值得付诸行动。这一检测过程始于与潜在客户进行有关问题的访谈。

建议先与15位潜在客户进行对话。在数次对话后,你很可能会从中发现一些规律。不要停止对话。完成15次访谈后,应该就可以明确是否需要继续后续步骤。

如果连15个访谈对象都找不到,那么想象一下产品的销售前景将会是多么地黯淡。所以,别抱怨了,赶紧走出办公楼。否则,你就是在浪费时间和金钱制造一个没人要的东西。

虽然本阶段收集的还只是些定性数据,但仍需保证数据的实质性,这样你就可以坦诚地说:“是的,这个问题足以让人感到困扰。我应该勇往直前,找到相应的解决方案。”一位客户无法形成买方市场。你不能在与寥寥数人进行谈话后,便根据他们一致的积极反馈来决定该产品具有开发价值。